您好,欢迎访问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官方网站!

yb2.jpg

李存江:杀伐决断,“神内迷宫”破解者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4-16

2_1.jpg

  他的患者往往是确诊不了、不知下一步往哪个方向治疗的疑难杂病,但他总能在重重迷雾中杀伐决断,帮助数以千计的患者最终确诊,摆脱了“未知”病魔的纠缠。他,无疑是“迷宫”的破解者。他就是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北京神经内科会诊中心主任——李存江。

  神经科的根本是定位

  医学发展至今,尽管高精尖的辅助检查仪器越来越多,但在临床摸爬滚打39 年的李存江这里,最信赖的还是那“老几样儿” —— 叩诊锤、触觉针、音叉……他的白大衣口袋中,塞满了各式查体工具,想用哪样,信手拈来。凡是找到李存江就诊的患者,大多是都已经历过多次就医却始终没有被确诊的患者。不少人都会把他当做“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而面对来自患者一次次殷切地“恳求和期盼”,李主任深知需要“竭尽全力”。询问、查体、讨论、诊断,每个环节都始终如教科书般规范。

  一位 50 多岁的患者因发作性头疼和呕吐前来就诊,当地医院的 CT 结果怀疑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但脑部血管的影像学检查又没有明显的出血病灶,检查多日也没有最终确诊。面对这位患者,李存江的诊疗再次从病史问起。除了常规的问题,他又抛出了诸如“头疼的时间段”、“头疼的时候正在做什么”、“胸背部是否有不适感”等几个递进式的问题。

  稍后的查体过程中,根据患者反映的胸部和脊柱压痛,李存江初步做出结论:给患者带来困扰的可能是脊髓血管畸形造成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建议进行脊髓的增强核磁检查。随后的检查结果验证了李主任的判断,患者得以迅速的对症治疗。

  “神经科第一步是定位,第二步是定性,这是赖以生存的根本。”在李存江看来,神经系统的疾病,一定要在定位诊断上下功夫。而扎实的基本功往往让他根据患者的查体、问诊就对病症有了大致的了解——到底是神经病变还是肌肉病变,是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还是周围神经病变,这些都是分得很细的,脑子里一定要清楚。每个病症都有自己的规律。即便是患者的生活史,有时也是诊断的关键。他们所经历的,或许就是疾病发展的过程。

  用有理有据的临床思维破解“迷宫”

  神经内科的病症门类繁杂,而神经内科的医生就像是一个“侦探”,需要从患者身体散发出的每一个零散、细微、杂的信号中寻找出有价值的线索,最终完成对疑难病症的“杀伐决断”。李存江认为,除了过硬的医术之外,有理有据的临床思维,更是临床医生应该具备的“重要武器”。

  一位被收治在疑难病房的 20 岁女孩,间歇性头疼持续数月查而无果,虽然腰部穿刺显示脑脊液压力高、白细胞多,但并没有发现其他特异性表现。随后头疼情况逐步好转,除了腰穿白细胞的增多之外,活动自如,并未有其他症状显现。如果按照常规的诊断思路,大多会考虑是否为病毒性脑膜炎恢复期,只需要随诊即可。

  但李存江根据女孩的情况判断,脑脊液白细胞数量的不断增长是个不能忽略的信号。于是,他便提出了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导致神经系统疾病的可能。果然,在反复进行脑脊液细胞病理学检查之后,发现了异型淋巴细胞。最终女孩被确诊为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尽管这个病症属于血液科疾病,但是表现在神经系统,也正是李存江在这个‘交叉学科’中的明察秋毫,为系统治疗争取了宝贵的时间。疑难病症就像是座庞大的迷宫,李存江就像是一个“破解者”,尽管有时不能立刻带领患者走出困局,却也能指出几条通往光明的有效路径。“如果一个神经科大夫没有自己的临床思维体系,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大夫。” 文 / 丁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