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官方网站!

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Neurological Disorders

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China International Neuroscience Institute

宣武医院神经外科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Xuanwu Hospital

科室新闻

成果发表丨宣武医院张鸿祺教授团队在JNIS发表国际首个逆行穿刺栓塞技术治疗脊髓动静脉瘘的前瞻性队列

发布时间:2024-01-17 16:15:06
字号:
浏览次数:

310.jpg

2024年1月2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张鸿祺教授团队在《Journal of NeuroInterventional Surgery》(JCR分区Q1,IF:4.9)期刊上发表了题为“Intraoperative direct venous puncture and embolization for arteriovenous shunt below the conus medullaris: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总结了圆锥以下动静脉瘘(Arteriovenous shunt below the conus medullaris, AVS-BC)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并评估了以术中直接静脉穿刺和栓塞(intraoperative direct venous puncture and embolization, IVPE)为代表的复合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该研究是国际首个针对逆行穿刺栓塞技术治疗脊髓动静脉瘘的前瞻性队列,证实了此技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其独特的优势在此类疾病的治疗中值得关注和推广。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樊宇翔博士、杨城斌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张鸿祺教授、马永杰医生为文章通讯作者。

内容介绍

张鸿祺教授团队致力于脑与脊髓血管病的研究,AVS-BC是一种罕见的血管畸形,其诊断和治疗目前仍存在一定的挑战。仅通过介入或神经外科手术方法实现解剖治愈往往很困难,对于有栓塞史、介入路径有限或伴有脊柱手术史或发育不良的病例更是难上加难。因此,此研究根据宣武医院神经外科AVS-BC病例的临床治疗经验及其影像学特征进行了总结,旨在提高对于 AVS-BC的理解和促进诊断准确性,并提出在复合手术下,经引流静脉穿刺逆行栓塞技术可安全且有效地实现AVS-BC的解剖学治愈。

该研究前瞻性纳入2016年8月至2022年7月在宣武医院经造影明确诊断为圆锥及以下的硬膜、硬膜内或椎旁动静脉瘘共计42名患者。其中35名男性,占83.3%,平均年龄(57.38±10.79)岁。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下肢无力和括约肌障碍,术前平均mALS(步态-二便)评分为(7.17±2.61)分,术前平均mDS(疼痛-麻木)评分为3.88±1.76分。有28名患者(66.7%)接受了IVPE治疗。平均临床随访时间为(41.30±21.10)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解剖学治愈,无永久性神经并发症,亦无复发病例,其中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干预后,mALS评分有明显改善(P=0.026)。

311.png

一例终丝动静脉瘘患者。术前腰椎矢状位 T2 加权(A)、对比增强 T1 加权(B)、胸椎矢状位 T2 加权(C)和对比增强 T1 加权(D)磁共振图像显示脊髓拴系,沿脊髓有上升的扩张血管信号,从圆锥到 T7 节段信号密集。AP(E,G)和 LP(F,H)选择性左侧 T8 节段动脉造影显示,FTAVF 由来自 T8 ASA 的 FTA 供血(G 中黑色箭头),仅由 FTV(G 中白色箭头)向上引流,紧贴 FTA。术中视频图像(I)显示,在椎板切除和脊膜切开术后,终丝和FTAVF暴露。吲哚菁绿视频血管造影(J)有助于区分 FTA(白色箭头)和引流静脉(白色箭号)。术中视频图像显示,FTV(黑色箭头)已经暴露(K),可以直接进行静脉穿刺和导管插入(L)。尾侧留有图像(I-L)。通过导管引流静脉进行选择性血管造影(M)可看到瘘。复查血管造影显示,Onyx铸型(N),栓塞后减影(O)和(P)血管造影均未发现残余病变。AP:前后位;ASA:脊髓前动脉;FTA:终丝动脉;FTAVF:终丝动静脉瘘;FTV:终丝静脉;LP:侧位。

这项研究总结了AVS-BC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提高了对各种 AVS-BC 类型的鉴别能力,并指出此疾病与脊髓发育障碍密切相关,可合并脊髓栓系(71.4%)、脂肪瘤(31.0%)、骶管囊肿(9.5%)、脊柱裂(9.5%)和脊膜膨出(4.8%)。值得一提的是,在临床中遇到以下情况时,IVPE具有一定优越性:1.经动脉途径目标血管迂曲,难以超选至瘘口近端;2.既往曾行腰椎手术,再次开刀困难;3.既往多次经动脉栓塞仍复发;4. 避免了低位切口,降低脑脊液漏和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风险。IVPE作为一种创新的复合手术技术,区别于单纯手术治疗和传统介入栓塞治疗,相比传统栓塞更容易达到解剖治愈,并有效减少复发;特别是当患者合并脊髓栓系、脂肪瘤等脊髓发育异常相关病变时,IVPE技术为这类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治疗选择。

该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101460,82220108010)资助。

312.png

第一作者 樊宇翔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博士研究生,师从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张鸿祺教授,从事出血性脑、脊髓血管病的转化研究。

313.png

第一作者 杨城斌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博士研究生,主要参与研究脑和脊髓血管疾病。于《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Journal of NeuroInterventional Surgery》、《BMJ open》发表SCI文章3篇,参编著作2部,CHINA-INI神经科学插画室核心成员。

314.png

通讯作者  马永杰

主治医师、副研究员、博士。现就职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目前担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秘书,神经医学创新转化联盟秘书。主攻出血性脑血管病、脊髓血管疾病诊治与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项,省部级课题1项。参与国家十三五、国自然、市科委等多项课题研究。在《Journal of Neuroinfalmation》、《Neurology》《Stroke&Vascular and Neurology》等学术期刊发表文章50余篇,参编著作3部。

315.png

通讯作者  张鸿祺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目前担任世界介入神经放射联合会(WFITN)执行委员,亚洲及大洋洲介入神经放射联合会(AAFITN)执行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常委,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委、《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编委、《JNIS》中文版主编多年来,一直从事脑与脊髓血管病的外科和介入治疗,在脑动脉瘤、颅脑血管畸形、脊髓血管畸形等方面的临床和研究工作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承担及完成“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级科研课题20项,在《JAMA Neurology》《BRAIN》《Annals of Neurology》等学术期刊发表论著170余篇,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